共享充电器是在“共享”风口上出现的全新细分行业。2014年8月,来电科技成立,随后,才有了接二连三的入局者。
2017年以来,随着共享经济概念的火爆,共享充电宝也被资本推上风口。而除了融资大战之外,专利大战早在2016年就已爆发 。
2016年7月22日,来电科技以侵犯其3件实用新型专利权为由将云充吧告上法庭。2016年10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来电科技胜诉,要求云充吧立即停止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等侵犯来电科技专利权的行为,并赔偿来电科技人民币60万元。云充吧不服判决并随即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
实际上继云充吧后,来电科技后来又相继起诉街电、友电等侵权。2017年7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宣布二审判决,驳回了云充吧的上诉,并维持原判。这场长达一年的专利纠纷告一段落 。
2017年7月27日,智能共享充电公司怪兽充电宣布获得高瓴资本,清流资本、蓝弛创投、顺为资本等机构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
2017年10月11日,共享充电宝首现出局者, 乐电官方微信宣布停止运营 ,回收所有共享设备 。截至2017年10月11日,该公司已回收所有充电宝设备,并提醒用户将未提现的押金提现,提现后余额会在1至2个工作日。
随着共享概念横扫各个行业,在资本推动下,2017年上半年共享充电宝开始跑马圈地,出现数家运营企业。最疯狂的时候,曾经40天有12亿资本入局。但近期有公司曝出裁员、资金紧张等消息,业界在关注这个新生态将如何演进 !
共享充电器使用流程:
共享充电器借取流程大致可以分为四步,扫码——关注——付款——输入5位密码,一般情况下整个流程花费不到1分钟。归还 :拔掉手机端接口即可。
共享充电器应用场景
在安徽芜湖某家酒店,两名顾客手机即将没电,其中张某通过在酒店前台某设备借了一台充电宝,李某则是在酒店的房间里用了在酒店里安装的浩娜公司自主品牌的共享充电器。同样都是共享的产品,非常方便,价格单价都是三元一小时,但是共享充电器却有5元12小时、7元24小时的选择,于是李某觉得漫漫长夜手机肯定点不够用于是果断选择了5元12小时。就这样,于是两人玩手机到深夜,张某的手机和充电宝都没电了,张某本想下去还充电宝,但是已经是深夜了,就这样两人一觉睡到天亮。早上张某下去还充电宝的时候需要支付11个小时的租金22元,5元和22元是连小学生 都会算的一笔账,两人离开酒店后李某手机100%电,张某却还是关机状态……
固定场景下的固定共享
固定场景下的固定共享,代表是“浩娜”,主打的是每一张桌面;有借充电器的需求,场景包括餐厅、咖啡馆、酒店、酒吧等。
线机一体,桌面上有共享充电器时,不需要交付押金,扫码付费后就可以直接充电。